手机版 亦莊亦諧網
所著《文獻通考》348卷,記上起三代,下終南宋寧宗嘉定五年(1212)的典章製度。唐天寶以前史實,以杜佑《通典》為基礎作拾遺補缺;天寶以後至宋嘉定五年,加以續修。共分24門,其中經籍、帝係、封建、象緯、物異五門為作者自創。所載宋製尤詳,多為《宋史》各誌所未備。《文獻通考》為三通之一,具有重要參考價值。
從上古到宋寧宗時的典章製度通史。簡稱《通考》�o共三百四十八卷。作者馬端臨(1254~1323),字貴與,饒州樂平(今屬江西)人�o南宋末年丞相馬廷鸞之子。馬廷鸞曾任南宋國史院編修官與實錄院檢討官�o博學多才�o藏書甚富。馬端臨受父親的影響�o並且接觸到很多的資料�o約從三十歲時開始�o用二十多年的時間�o撰成該書。⠀
唐朝杜佑編撰的《通典》,也是一部典章製度史,但所分門類失之太寬。馬端臨在《通典》的基礎上�o加以發展和補充。把《通考》分為田賦�p錢幣�p戶口�p職役�p征榷�p市糴�p土貢�p國用�p選舉�p學校�p職官�p郊社�p宗廟�p王禮�p樂�p兵�p刑�p經籍�p帝係�p封建�p象緯�p物異�p輿地�p四裔二十四門�o各門再分子目�o製度史的體例更加細密完備。其中經籍�p帝係�p封建�p象緯�p物異五門,是作者的新創。《通考》取材極為廣泛,除了各朝正史�p曆代會要�p《資治通鑒》等史書外�o還采用了私家著述的史書�p傳記等有關典章製度的記載。這些史籍記載就是“文”,“文”的意思是典籍。此外,在敘事中還引用了很多當時臣僚的奏疏和學士名流的議論。這些奏疏�p議論就是所謂“獻”。“獻”的意思是“賢者”。因為作者企圖通過這些資料�o對各項典章製度進行融會貫通�p原始要終的研究�o故取名為《文獻通考》。⠀
《文獻通考》對宋代典章製度的記述特別詳細�o可以訂正�p補充《宋史》諸誌的地方甚多�r對曆代製度演變的評論頗多獨到的見解�o實為研究宋史的一部基本史籍。該書有清光緒浙江書局刊本傳世。
端臨家中藏書豐富,外加其父治學嚴謹,對其教育也極其嚴格的。加之端臨天資聰明,學習勤奮,為以後的治學打下堅實的基礎。青年時代,端臨就“有誌於綴緝”,準備撰寫曆史巨著。但因“顧百憂熏心,三餘少暇,吹竽已濫,汲綆不修”而未曾動筆。因此,他平素很注重學問的積累和資料的搜集整理,認為這是治學的重要門徑。對於以往的史學家及其著作,他特別推崇唐朝杜佑的《通典》和南宋鄭樵《通誌》,而對於班固等寫斷代史的作家,則持批評態度,認為他們丟掉了“會通因仍之道”。他站在地主階級的立場上,認為修史的目的在於考察曆代統治者興亡盛關於馬端臨的生平,《宋史》、《元史》無傳,僅見《新元史》、《元史類編》,語亦不詳。生平大致如下。馬端臨出生於一個封建官僚家庭,其父馬廷鸞自登進士第後,在館閣供職,曾任秘書少監,後在鹹淳年間任右丞相,對曆史文獻資料的收羅和整理有豐富的學識,且為人正直,故端臨家學亦有所承。端臨早年從師於朱熹學派的曹涇,深受其影響,二十歲那年,漕試第一,以蔭補承事郎。不久,父廷鸞因反對奸臣賈似道,遭到排擠而離職回鄉,端臨隨父回家,奉侍父親。1279年,南宋為元所滅,馬端臨以隱居不仕進行消極抵抗。當時,投降元朝並擔任吏部尚書的留夢炎曾招馬端臨出來做官,遭到拒絕。其父去世以後,在元朝的壓力下,馬端臨被迫出任慈湖、柯山二書院山長。1322年,又出任台州儒學教授,僅三個月,即告老還鄉,不久病逝。享年70歲。
端臨家中藏書豐富,外加其父治學嚴謹,對其教育也極其嚴格的。加之端臨天資聰明,學習勤奮,為以後的治學打下堅實的基礎。青年時代,端臨就“有誌於綴緝”,準備撰寫曆史巨著。但因“顧百憂熏心,三餘少暇,吹竽已濫,汲綆不修”而未曾動筆。因此,他平素很注重學問的積累和資料的搜集整理,認為這是治學的重要門徑。對於以往的史學家及其著作,他特別推崇唐朝杜佑的《通典》和南宋鄭樵《通誌》,而對於班固等寫斷代史的作家,則持批評態度,認為他們丟掉了“會通因仍之道”。他站在地主階級的立場上,認為修史的目的在於考察曆代統治者興亡盛衰的原因,為封建統治階級提供經驗教訓,這就必須對曆代王朝的典章製度做一番考訂工作。所以,從早年起,他就決心以《通典》為藍本,“采摭諸書”,重編一部記述我國曆代典章製度的專著。他從宋朝鹹淳九年(1273)開始準備,元朝至元二十七年(1290)開始纂寫,直至元英宗至治二年(1322)曆二十餘年的努力始告竣,取名《文獻通考》,同年刊行於世。《文獻通考》作為一部記敘中國曆代典章製度的專著,與司馬光的《資治通鑒》起了相輔相成的作用。人們說,讀《通鑒》而不讀《通考》,就好比讀“紀、傳”而不讀“誌、表”,隻知一代的人物事跡,而不知一代的典章製度。相反,如隻讀《通考》而不讀《通鑒》,猶如知“誌、表”而不知“紀、傳”。所以,隻有兩部書結合起來讀,才會對我國上下幾千年的曆史有個較全麵的認識。《文獻通考》在中國浩渺的史籍中是有很重要的地位的。而端臨的卓越貢獻,亦當為世代所敬仰。
1.http://ourtour.com.cn/txdestination/msfq_detail-id_17400.html
2.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A9%AC%E7%AB%AF%E4%B8%B4.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